第四套人民币
第四套人民币是在经济发展、商品零售额增加、货币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。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,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,城乡商品经济日益活跃,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。这不仅要求货币发行在总量上与之相适应,而且在券别结构上也要与之相适应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,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,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,1987年4月25日,国务院颁布了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命令,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,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。第四套人民币主币有1元、2元、5元、10元、50元和100元6种,辅币有1角、2角和5角3种,主辅币共9种。
第四套人民币纸币共9种面额14种版别,采取“一次公布,分次发行”的办法。1987年4月27日首先发行50元券和5角券,1988年5月10日发行了100元、2元、1元和2角纸币,1988年9月22日,发行了10元、5元、1角纸币。为提高人民币防伪能力,1992年8月20日,在全国发行了1990年版50元、100元纸币。根据1992年5月8日第97号国务院令,中国人民银行自1992年6月1日起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1元、5角、1角硬币,使第四套人民币结构更加完善。为便利市场流通,1995年3月1日和1997年4月1日,在全国发行了1990年版和1996年版1元纸币,1996年4月10日,在全国发行了1990年版2元纸币。
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、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。这套人民币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,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,团结一致,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。为了强调这一主题,100元纸币采用了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和朱德的侧面浮雕像;50元纸币采用了工人、农民和知识分子头像;其它券别采用了我国14个民族人物头像。票面人像清晰,栩栩如生。在设计风格上,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。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我国名胜古迹、名山大川,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我国民族特点的图案,如凤凰牡丹、仙鹤松树、绶带鸟翠竹、燕子桃花等。这些图景、纹饰与主景融为一体,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。在印制工艺上,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,雕刻工艺复杂;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,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,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,工艺技术很高,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。同时,这套人民币在第二套、第三套人民币的基础上,增加发行了50元和100元两个券别,这对于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,便于流通,提高社会工作效率,充分发挥人民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,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第四套人民币纸币一览表
| 券别 | 图案 | 主色 | 发行时间 | |
| 正面 | 背面 | |||
| 100元 | 毛、周、刘、朱浮雕像 | 井冈山 | 蓝黑 | 1988.5.10 |
| 100元 | 毛、周、刘、朱浮雕像 | 井冈山 | 蓝黑 | 1992.8.20 |
| 50元 | 工、农、知识分子头像 | 黄河壶口 | 黑茶 | 1987.4.27 |
| 50元 | 工、农、知识分子头像 | 黄河壶口 | 黑茶 | 1992.8.20 |
| 10元 | 汉族、蒙古族人物头像 | 珠穆朗玛峰 | 黑蓝 | 1988.9.22 |
| 5元 | 藏族、回族人物头像 | 长江巫峡 | 棕 | 1988.9.22 |
| 2元 | 维吾尔族、彝族人物头像 | 南海南天一柱 | 绿 | 1988.5.10 |
| 2元 | 维吾尔族、彝族人物头像 | 南海南天一柱 | 绿 | 1996.4.10 |
| 1元 | 侗族、瑶族人物头像 | 长城 | 深红 | 1988.5.10 |
| 1元 | 侗族、瑶族人物头像 | 长城 | 深红 | 1995.3.1 |
| 1元 | 侗族、瑶族人物头像 | 长城 | 深红 | 1997.4.1 |
| 5角 | 苗族、壮族人物头像 | 国徽、民族图案 | 紫红 | 1987.4.27 |
| 2角 | 布依族、朝鲜族人物头像 | 国徽、民族图案 | 蓝绿 | 1988.5.10 |
| 1角 | 高山族、满族人物头像 | 国徽、民族图案 | 深棕 | 1988.9.22 |
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一览表
| 券别 | 图案 | 材质 | 直径 | 发行时间 | |
| 正面 | 背面 | ||||
| 1元硬币 | 国徽、国名、汉语拼音、年号 | 牡丹花、面额 | 钢芯镀镍 | 25.0毫米 | 1992.6.1 |
| 5角硬币 | 国徽、国名、汉语拼音、年号 | 梅花、面额 | 铜锌合金 | 20.5毫米 | 1992.6.1 |
| 1角硬币 | 国徽、国名、汉语拼音、年号 | 菊花、面额 | 铝镁合金 | 22.5毫米 | 1992.6.1 |
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概况(2024年1月)